本网迅(通讯员 李宝)汇聚大师,立德树人,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开阔材料研究视野,促进材料学术交流,提升科研及学科建设水平。9月22日下午,tyc234cc 太阳成集团“料望”大讲堂系列学术报告第九期在材料楼417会议室举行。特邀河海大学大禹学者、硕士生导师孙甲鹏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朱巍巍副院长主持,学院领导、青年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孙甲鹏老师介绍了突破金属材料性能间的传统权衡瓶颈,实现关键零部件的高性能与长寿命一体化,是当前材料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介绍其团队将超声表面深滚压技术与增材制造、传统加工及热处理工艺相融合,在梯度结构设计中同步引入双相结构、亚结构、多尺度析出相等微结构,成功构筑出具有高度微观结构异质性的梯度异质金属材料,在强塑性、耐蚀性与耐磨性等多个关键性能上实现协同提升,为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孙老师的介绍,激发了材料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有助于材料学科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此次学术报告也有效促进了材料学院与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之间的交流,为后期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及合作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简介:
孙甲鹏,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海大学大禹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要从事材料力学行为及强韧设计、增材制造、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纳米材料等领域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 Wate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ditive Manufacturing》、《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Scripta 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论文总引用4100余次,H指数38(Google)。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江苏力学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Metals and Alloys》2个SCI期刊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SCI期刊《Materials》编委、《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等8个期刊的青年编委。
(初审:朱巍巍 复审:韩英 终审:张学忠)